.

反复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老中医的两个传统

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长往往手忙脚乱,既担心好得不够快,又不愿意吃药用药。今天,小编搜罗到我院儿科传统外治的两大法宝,它们竟然都和耳朵有关,并且有神奇的疗效哦~有兴趣的家长们不妨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耳穴压豆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耳为宗脉之所聚”。《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耳穴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耳通过经脉与人体各脏腑相通,同样,人体各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也会通过经脉反映到耳穴上。

据我院儿科黄娜主治中医师介绍,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耳廓上的神经支配非常丰富,有与脊髓颈2-颈4节相连的躯体神经,又有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还有来自颈交感神经节,沿血管分布的交感神经,认为刺激耳穴可通过神经和神经体液途径,来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目前已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上百种疾病的治疗。

耳穴压豆正是耳穴疗法的一种发展延伸,看上去小小的不起眼,却发挥着大大的疗效。

耳穴压豆具体操作方法

首先,操作者需要对一侧耳廓进行消毒,大小约0.5cm×0.5cm的医用胶布内侧粘有一颗王不留行子,操作者将胶布贴压于定好的耳穴处即可。嘱咐患儿或家长在可耐受的范围内由轻至重垂直按压贴住的耳穴,每次每个穴位按十几下,每天按压3-4次。

耳穴压豆每3-7天更换一次,两侧耳廓交替贴压,天气炎热汗多等情况可适当缩短留置时间。

黄娜提醒,耳穴压豆治疗期间,局部可能会出现热、麻、胀、痛的感觉,大多为耳穴“得气”的正常反应,可以密切观察,不要大力揉搓以免搓破皮肤。

耳穴压豆原理及适用范围

黄娜表示,通过按压王不留行子来刺激耳穴,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并且无创、安全、无副作用,不适感轻、操作方便,非常适合孩子。

目前我院儿科已将耳穴压豆广泛应用在咳嗽、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疳积、便秘、抽动、性早熟、遗尿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上,疗效满意。

耳穴压豆十分安全,但对于耳廓局部有感觉迟钝、破损伤口、冻伤、皮疹(比如湿疹)、局部炎症或者对胶布过敏等情况不适宜进行耳穴压豆。

此外,年龄太小的婴幼儿在看护不到的情况下很容易把胶布撕下来误食或者误吸,也不建议进行耳穴压豆治疗。

耳尖放血

耳尖放血顾名思义就是在我们的耳尖处进行放血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听起来很“吓人”,但其实放血(刺血)疗法是中医的传统外治法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许多中医古籍中都有记载,《内经》有云:“血实者宜决之”;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也提到:“三棱针出血,以泻诸阳热气。”

黄娜提到,根据疾病种类的不同,放血的部位也有所不同,治疗儿童发热、咽痛、麦粒肿等疾病,最常用的放血部位之一就是耳尖。

耳尖放血作用及具体操作

《内经》:“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尖位于耳廓的最高点,独居阳位,外来邪气多犯阳经阳位,耳尖放血能使内外热邪随血外泄,从而起到退热解毒、解表散邪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结膜炎、麦粒肿、失眠等多种疾病。很多人觉得,耳尖放血会让孩子很痛苦。其实,只要了解放血的步骤,不少家长就可以放宽心了。

现代耳尖放血的一般操作,操作者会先按摩耳廓让耳朵稍充血,在充分消毒耳尖皮肤后,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头或三棱针迅速点刺耳尖,挤出适量血,最后用无菌棉球或棉枝按压止血。黄娜表示,整个过程时间很短,点刺的深度一般在1-2mm,痛感和扎手指验末梢血差不多,局部可能会有少许淤青,但机体可以自然吸收。

总的来说,耳尖放血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少,容易被孩子和家长接受。

耳尖放血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耳尖皮肤有破损感染、患有出血性疾病或医生认为不适宜等情况,不建议进行耳尖放血。耳尖放血后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卫生,不要频繁用手揉搓、挤压耳尖。如有针孔发红、耳朵胀痛等不适情况,应加强局部皮肤消毒、消炎,必要时就医处理。

来源:医院儿科

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irasendoh.com/ndyyx/14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