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莫文宇、杨洋、钟智铧长江证券
报告摘要跟踪与研判半导体行业供给端景气:由表及里
立足于产业链价值分配,我们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半导体整体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发现年下半年日本集成电路生产者成品库存指数、存货率指数均快速下滑,在生产端受地震、火灾等影响同样下滑的情况下仍与工业生产指数、生产者出货指数拉开较大差距,我们认为,这与当前全球缺芯的情况相匹配。结合需求篇报告分析内容,我们认为这或将预示行业下一轮景气周期将在供需失衡、真实需求快速扩张的共振中开启。进而观察晶圆代工企业营收变化、设备厂商营收与展望,我们认为供给端同样显示行业长期景气成长的趋势。
复盘“缺芯”:半导体供应链系统的精密性
一方面,汽车销量回升、智能化、电气化趋势让汽车半导体进入量价齐升的快速通道,然而需求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PC、可穿戴设备等多种消费产品需求快速增加已抢占大量产能,汽车芯片相对稳定、长期、毛利相对较低的特性使其在产能争夺中不占优势,汽车缺芯的苗头已起。
另一方面,生产过程漫长的半导体产业链在产业链转移中被划分到了全球,完成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需要多个国家的企业合作,类似于精密的芯片生产过程,芯片制造在宏观视角下同样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全球系统。疫情、暴雪、地震、火灾乃至国际事件的不确定性,都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这个高度精密耦合的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
真实需求持续释放,“缺芯”全面蔓延,供给端成平衡修复关键
我们认为,多种外部因素之下,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这一精密系统的稳定性已岌岌可危,同时真实需求叠加垒高安全库存以应对产能紧缺的超额订单进一步挤占产能,行业整体供需已逐步失衡,呈现“需求旺盛→抢占产能+天灾削弱有效产能→产能紧张→超额订单→产能进一步挤压→原材料涨价缺芯芯片涨价→进一步下超额订单以维持经营→产业链库存环环放大”的循环。目前半导体行业已在5G、AIoT、新能源车等多种终端的带领下走入新一轮成长期,考虑过去每一轮新终端引领的行业成长期,需求的释放在正常情况下难以中止,因此供需恢复紧平衡的关键落在供给端上。从产业链进一步转移、未来核心市场地位、庞大工程师红利、国家与社会的大力支持等角度看,我国半导体产业未来有望在全球供给紧张这一关键机遇窗口中深度受益。
一、由表及里,我们如何跟踪与研判半导体行业供给端景气?年以来疫情肆虐,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如消费、基建、供应贸易、技术交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一度严重干扰了半导体行业的正常运转。随着“宅经济”加速了全球数字化转型,云服务、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游戏和健康医疗的需求不断上升,5G、物联网、汽车、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快速发展,经济复苏带来多种下游需求回暖,叠加行业并购事件带来行业备货需求大增驱动下,全球半导体开始呈现快速复苏的态势。延续我们近期发布的需求篇报告的论述,未来半导体行业需求端景气有望在5G、AIoT、新能源车等多种终端和应用的驱动下实现长期成长,那么相应的,供给端应也能够跟踪与反映行业的景气上行。
据CSET测算,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整体价值分配主要落于晶圆制造(38.4%)、设计(29.8%)和晶圆制造设备(14.9%),因此我们将主要从这几个环节跟踪半导体行业整体的景气情况。同时,由于半导体行业整体同许多制造类似,数十年来存在产业链转移的整体趋势,我们将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