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
小满是夏季第二个节气。从小满开始,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之谚语,“落”是下雨的意思,雨水愈丰沛,将来愈是大丰收。
小满饮食把握三原则
小满时节,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清利湿热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菜、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番茄、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有利于防治皮肤疾病。
忌食味重油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食物、油煎熏烤食物以及性属温热助火之品。
小满吃苦菜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周书》中,即有“小满之日苦菜秀”之说。营养专家说,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清热、凉血、解毒,对疖肿、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小满应季吃桑葚
常食桑葚,可营养肌肤、延缓衰老、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改善白内障及糖尿病性失明者视觉功能;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心血管功能,预防动脉硬化。适用于贫血、自汗盗汗、须发早白、眼目昏花、遗精……
助火生热品不宜多食
小满时节,由于热与湿的特点较为明显,因此,一切影响阴津、助火生热的食物均不宜多食。如:生姜性温燥,易伤阴,故不宜多食。对于体内有实热,或患痔疮、高血压的患者尤须忌食;石榴易于助火生痰,不宜食用,患有便秘、尿道炎、糖尿病的患者不宜多吃。
小满养生食谱推荐
薏米红绿豆浆
原料:
绿豆20g,红豆20g,生薏米30g
制作方法:
1、薏米、绿豆、红豆分别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5小时至软。
2、将泡好的绿豆、红豆、薏米一同倒入全自动豆浆机中,加入适量水煮成豆浆或用微波炉加温食用。
养生功效:
薏米能健脾利湿,红豆能补心利湿,绿豆清热解毒,三者搭配食用令健脾养血、清热利湿的作用更强,非常适合小满季节食用。此款饮品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维生素B1、B2、维生素C、钙、磷、铁、钠等。
小麦芝麻核桃糊
原料:
小麦面粉克,香油克,熟黑芝麻、核桃仁各25克,白糖、糖桂花汁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小麦面粉放入锅内,用微火搅炒约10分钟,待面粉呈现麦黄色时即熟,取出过细箩,仍放回原锅中。
2、另起锅放入香油,大火烧热,倒入熟小麦面粉里搅拌均匀备用。
3、熟核桃仁去皮,研成细末;连同熟黑芝麻一起倒入炒面中拌匀,即成。吃时用沸水将油炒面冲搅成稠糊状,然后放入适量的白糖和糖桂花汁搅匀即可。
养生功效:
小麦味甘,性凉,补气、除热、止汗、安神;黑芝麻“八谷之中,惟此为良”,具有补肝肾、润五脏、填脑髓作用;核桃仁补肾健脾、养血补血。合而用之补气健脾、养肝益肾、养血补血、延缓衰老。特别适用于老年体衰、大病恢复期病人早餐食用。
冬瓜豆腐草鱼水汤
原料:
冬瓜g,草鱼g,食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制作方法:
1、冬瓜去皮,洗净切三角块,豆腐切小方块,草鱼剖净,留尾洗净待用。
2、先用油将草鱼(带尾)煎至金黄色,取砂锅一个,其内放入清水适量,把鱼、冬瓜、豆腐一同放入砂锅内。
3、先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2小时左右,汤见白色,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
草鱼味甘,性温,具有暖胃和中、小满节气食用可降肝火,有祛风、益肠明目的功效。冬瓜,小满节气多吃可以清热解毒消肿。吃豆腐小满节气有利于健脾和胃、益气宽中、清热解毒。合而用之,健脾和胃、清热利湿、增加食欲、缓解疲劳。
提醒:小满养生要注意“防热防湿”
小满过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雨水开始增多,预示着闷热、潮湿的夏季即将来临。此时,大自然中阳气已经相当充实,也处于一个“小满”的状态。根据此气候的特点,此时养生的重点是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
这一天,气温明显增高,雨水增多,细菌也增多。同时,这是一个幸福满点、快乐满点的日子,当然健康也要满点啦!
很多人后台留言问万大夫,小满养生吃什么补啊?夏天到了,吃什么能清凉啊?
万大夫的回答是:小满养生,三不吃,比吃什么都补。
小满三不吃,秋天百病远
夏天热,要排湿,要利尿,这是常识。但是这个常识,往往会让不懂中医的人产生一种错觉:要利尿,吃冰棍冰水下去既解热又利尿;要排湿,上辣椒出点汗就行了。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对的:“热则血行、寒则血凝”。
小满养生,三不吃,热养人,才能排湿、利尿。
三不吃1.一不吃生冷,秋季少痎疟
很多人以为,吃生冷只是会导致当下拉肚子而已,其实不然。《内经》说:夏伤于暑,秋必痎疟。意思是,你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热的病,秋天就会有痎疟。
凡去看中医的人十有八九会听到“少吃生冷,多喝热水”之类的医嘱吧,即便是你发烧的时候,那也没有医生会让你多喝冷饮吧?可见生冷食物从古代以来就是不适宜人类食用。
因为人类不是冷血动物,人的消化系统也宜暖而不宜寒。而使用当今市场上大量的冷饮、生菜、水果都会导致“寒”的结果,而寒则血凝。
为什么会寒则血凝?
万大夫认为,这主要是破坏了消化系统的功能。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里的脾是指消化系统。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会形成血液,进而给骨骼、肌肉、筋腱、大脑及身体各个部位提供营养。
若脾胃功能不好,会影响身体吸收营养和生成血液,血液量就不够,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因此,忌食生冷并非只是一句忠告,应该成为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信条。
瓜果类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大家可以等伏天之后再吃,适量吃挺好的,还能利尿。
但是雪糕、冰水这种人工的生冷食物,万大夫建议一整个夏天都不要吃,特别是中老年人。
2.二不吃燥热,慢病少复发
患慢性病者食用燥热食物,会导致病情加重。
燥热的食物是什么呢?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热性的:比如羊肉、榴莲、胡椒、姜片等,另一方面是烹饪方法是热性的:煎、炸、烤。
夏季本身气温高,还食用这些热性食物,会使人燥不能忍,还会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对一些慢性病人,还会引起便秘、痔疮、肠胀气、尿少、尿痛、肾痛等,吃太多还会引起口角炎、咽炎、结膜炎、痱子、中暑等。
所以夏季要远离这些燥热的东西。
如果想出汗,应该通过运动出汗,而不应该通过辛辣食物出汗。
3.三不吃肥腻,远离淤堵和肿瘤
中医认为肥甘厚腻之品,属于甜味、油腻性食物。
从临床研究来看,甘味食物即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肿瘤属于积证的范畴,《内经》认为,积证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滞,而肥厚饮食,容易助湿生痰,无疑会加重这些病理产物的凝聚。
热养人我们即便什么都不吃、不做,有了上面这三点,不是今年夏天会舒服多少,而是今年冬天你会舒服很多!
有人说可能那夏天就没能吃的呢?
当然不是啊,你看益气健脾的食品就非常适合我们,如小米、山药、苦菜、西洋参泡水等等。
要养生、还有几个方面:
1.喝热茶:解暑
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学周教授指出,喝一杯热茶其实是解暑的法宝。
这是因为,饮用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的分泌,体内的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上的毛孔渗出并蒸发掉,同时带走体内的热量,使降温效果更好。
另外,热茶能起到良好的利尿作用,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而且,热茶还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热茶中的茶多酚、果胶、氨基酸、糖等物质,可与口中唾液发生反应,滋润口腔,使人产生清凉的感觉。
2.运动:生阳排汗防中暑
《易经》里讲“运则生阳”,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杨教授认为,夏天要“以汗制汗”,因为依据《黄帝内经》的说法,夏天气要外泄,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
但是,夏天不宜剧烈运动,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适宜运动量较小或适中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既能祛暑降温,又能有效锻炼肺功能。
此外,还可选择散步、慢跑、八段锦等,但切忌过度锻炼、带病健身,以免加剧正气损耗,反而不利于养生。
3.热水泡脚:祛除暑湿
夏季湿气正当令,体内湿气过重,就会出现没有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症状。而夏天用热水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
热水泡脚水温以42℃~45℃,温暖舒适为宜。
每天晚上最好能泡脚15~20分钟,水最好超过脚踝到达小腿;水中加点盐,还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泡脚以后最好做些简单的按摩,比如在脚心(涌泉穴)、脚趾、脚跟处细心找找有没有痛点,每个痛点处按揉三分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洗热水澡: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洗热水澡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清洁皮肤。此外,由于热水浴的温度与多数温泉相似,略高于人体体温,因此具有和温泉类似的功能。
比如,能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对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夏天运动后大汗淋漓的状态下,最好洗个热水澡。
热水温度大约为38~40摄氏度,用手试一下,感觉略有点烫为宜。
小满养生,用“凉”、“辣”对抗“热”不可取,因为小满本身就是热的开始,此时人如果躲着热那么迟早要坐病,就算当下不出问题,今年冬天也会这疼那疼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