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加西药,不如睡好觉。
这是我在门诊工作多年的经验之谈,也是不少年轻人用自己的痛苦给我总结的教训。
当年也曾年轻过,大学宿舍夜谈的快乐,夜里通宵游戏的痛快,录像厅一帮少年男女熬夜看录像或者地摊撸串的潇洒,也曾一一经历。
父亲是好导师,曾经给我说“万事不如睡觉急”,在下不以为然。因为当时并不觉得有何明显不适啊,熬夜后,回去稍微补一觉又是生龙活虎啊!
记得当年周五下午5点多组团从西安坐火车夜间爬华山,当晚11点上山,一个人背两人行李,拽着班花的手,凌晨4点到东峰登顶观日出,白天在五个峰逛遍,一路跳着台阶下山,当晚赶回西安宿舍。一般人估计当晚就累趴下了,谁知宿舍好友说是周日要去蓝田县爬王舜山,次日凌晨起床赶往长途汽车站,赶到蓝田县城后又搭小中巴跑到景区山下,一下午和小伙伴你追我赶,爬上王舜山,可惜时间太晚,未能赶回西安,遂投宿农家,喝一碗苞谷糁子就着没盐的萝卜缨子当菜,迷糊一夜又一大早赶回西安上班去了。
这青年时期,谁还把睡觉当回事?只能惹来兄弟们的一阵耻笑啊。
工作前几年,作为年轻医生,科室的主力,科主任的话就是又没结婚又没娃,正好学习加干活啊!四天一个夜班,次日写病历或者陪着老师上门诊,真是没黑没夜的打拼。科室工作,进修学习,自学研究,劳累极了难以入睡时打一把红警,睡意来袭时电脑都来不及关,然后就倒头睡着了。那时是一帮青年医生集体宿舍,大家吵闹声中反而能睡的深沉,半夜这帮兄弟们散了,突然宁静时我反而会醒过来。
直到三十岁之后,突然发现身体不行了!
精力不济,头脑昏沉,记忆力减退,经常虚汗,甚至累过头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头晕以至于晕厥!
这时想起老爹当年的“”万事不如睡觉急“的告诫,才知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古话不是胡说。
此后尽量休整,逐步恢复,身体慢慢有所改善,但仍然是今不如昔,再无当年之勇。
此后多年,门诊阅人无数,每年万余人次的门诊量,给我提供了许多关于男性健康的大数据和规律。慢慢发现,除了手淫、意淫、性刺激过度之外,吸烟饮酒甚至吸毒等恶习之余,是否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人身心能否健康,甚至以后事业家庭能否幸福的一个风向标!
所以,我慢慢总结出“中药加西药,不如睡好觉”的门诊金句和至理名言!
回头看来,门诊睡觉不好的朋友有这么几种:
第一:能睡不睡型。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但由于管不住自己,受不了诱惑,不是打游戏,就是玩手机,要不就是各种夜生活浪费了睡眠时间,从而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佳。
第二:想睡不能睡。我们的生活,是无数夜间工作者劳碌与付出的结果。哪有什么岁月情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各种工作生活压力所致,要不睡的晚,要不起的早,总之睡不好。前者如各种服务行业,下班太晚;后者如司机、早餐业者等等。有些夜班工作者长期如此,气色不佳,容颜憔悴,那是常态;身形早衰,面色苍老,时常可见。记得我一般值一个夜班体重可以减少3斤,周末休息两天才能恢复。夜班的危害,可见一斑!
第三种:能睡睡不好。工作虽然不曾干扰他的睡眠时间,但因为内心的牵挂却不能安享睡眠时光。按照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说法,睡不着的朋友是抑郁,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光;醒得早的伙伴是焦虑,担心未来的不如意。多数还是心思细腻,操心太多,责任心太重而已。
对于第一种兄弟,我一般都会提出规劝,告知长此以往的危害和痛苦结局,希望他能改弦更张,慢慢通过生活方式而恢复健康。而对于因工作需要无法保证足够睡眠的兄弟,或者牵心太多无法安眠的朋友,我只能在对他的贡献与付出表示尊敬的同时,告知他如何提高睡眠质量之法,用高效的睡眠,尽量弥补睡眠不足的损害。
第一:抓紧睡眠的黄金时段。中医体系,人一般从晚上九点到十一点的亥时入睡最好,夜间十一点到凌晨一点的子时,是人体阳气开始生发萌动的最佳时间,在此时深睡眠则对身体修复机能最为有效。如果能在夜间十一点到凌晨三点充分休息,就会最大限度减少夜班工作对身体的损害。
第二:呼吸配合。白天各种诱惑情况下,人的精神一般处于散乱状态,而睡眠则是一种昏沉状态。人如果能集中注意力在某一固定对象时,则有助于集中散乱的精神,暂时放下白天的牵挂,通过清静安宁的休息,恢复精神和身体的疲惫。而呼吸正是我们集中注意力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