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某,女,52岁。就诊日期年5月3日。
类型及部位:偏头痛、下肢浮肿、左脚酸痛、夜尿多。
主诉:走路时左脚酸胀拖着走,偏头痛左边太阳穴及左耳上部早上晕痛。齿痕舌,胎白腻,偏胖大。左寸细沉、关弱沉、尺细沉;右寸比较正常、关弱下限、尺细沉。
诊断:肝脾肾虚,左腿浮肿较重,夜尿多。湿气重,气虚。把脉后说她尿多,才自己讲每天晚上起来上厕所六七次,有时候整夜都没法睡觉,走路左腿没力。
治疗方案及结果:
5月3日,右腿肾关、三阴交、太溪。
5月4日,到诊反映晚上起夜4次,左腿有消肿迹象。左腿肾关、三阴交、太溪,左手灵骨大白,内关、心门,右腿太冲,水曲穴。
5月5日,到诊反映起夜1次,左腿消肿比较明显。右腿肾关、三阴交、太溪、太冲、水曲;左手灵骨大白,内关、心门,左腿太冲,水曲穴。
5月6日,到诊反映起夜仍是1次,左腿消肿明显。右腿肾关、三阴交、太溪,太冲、水曲,内关、心门;左腿太冲,水曲穴。
5月7日,其有事不能来针灸。
5月8日,到诊反映起夜仍是1次,左腿稍肿起但走路左小腿酸软。右腿肾关、三阴交、太溪,右手灵骨大白、心门、肝门;左腿太冲,水曲穴。按此处方再针3天后基本痊愈。
ONE急性尿道炎患者陈某,49岁,患急性尿道炎,每年平均发病率3-6次不等,伴有身热、大汗出、心慌、尿急、尿频、尿热痛、血尿(尿色鲜红)、小腹坠胀、下肢微浮肿等症状。患者每次病发必须打吊瓶2-3天才可缓解(伴服西药)。
治则(以下穴位皆针双侧):通肾穴、阴陵泉、三叉三、三阴交、火连、火菊、灵骨、大白。同天上午9点针第一次,一小时后拔针,下午两点半再针同组穴位一次,并在委中刺血。患者第二天反映,上述症状全部消失。
解:
三叉三属三焦经穴,三焦与肾通,有疏肝补肾之效;通肾穴有利水补肾之强效,本穴从上向下刺入脾经,董氏奇穴脾经之穴位有治肾功效,且有补土制水之意,故利水,治水肿。脾与小肠通,小肠为水分之官,清利湿热之效果非常好;而火连火菊同用有交通心肾之作用,兼具清火泻热之功效;灵骨、大白可加强所有主治穴位的疗效。故用以上穴位治疗此病,绝对不亚于西医药物消炎镇痛的作用,且无任何副作用。此种疗法可调通全身的经络与血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力(并嘱咐患者多喝温水,饮食清淡,忌辛辣),本人用此组穴位治疗急性尿道炎%有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